本文作者:huangp1489

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排行榜

huangp1489 2024-07-21 34
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排行榜摘要: 哪个牌子的国产新能源车续航比较好?续航、价格无优势,合资纯电车如何撼动自主品牌的地位?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为啥普遍不高?哪个牌子的国产新能源车续航比较好?在以前的时候,国产汽...
  1. 哪个牌子的国产新能源车续航比较好?
  2. 续航、价格无优势,合资纯电车如何撼动自主品牌的地位?
  3. 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为啥普遍不高?

哪个牌子国产新能源续航比较好?

在以前的时候国产汽车相比与进口汽车合资品牌汽车还是有的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国产汽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后,国产新能源汽车更是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就出现了很多很多款质量好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几款质量好的国产新能源汽车。

国产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吉利帝豪EV

帝豪EV算是一款同价位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该车是基于PE平台打造,在外观设计与帝豪区别不大,只是在前格栅采用了蓝色装饰的盾形设计,在前保险杠处添加了蓝色装饰条。除此之外,在翼子板与邮箱盖上添加了EV标识。帝豪EV是一款三厢轿车搭载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最大功率输出为120kW,电机最大扭矩为250Nm,最高车速达140km/h。 在60km/h等速巡航状态下的续航里程为400km,快速充满电只需要48分钟,普通充电也只需要14个小时,动力与续航都做到了不错,并且在快速充电表现的相当不错。全系标配了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ABS防抱死、刹车辅助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并还有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与行车电脑显示屏。

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排行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产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比亚迪e6

e6续航里程的提升对于比亚迪并没有太多技术节点。磷酸铁猛锂电池技术的应用,意味着比亚迈过了磷酸铁电池能量密度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才是最具深度研判的亮点。比亚迪用每年利润的大部分投入到技术研发,换取电池、控制和整车制造技术绝对优势,并借此树立行业标准。从技术角度研判,目前比亚迪电动/混动车使用的技术,只是1年或2年前的技术储备。

国产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北汽E150EV

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排行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刚上市之初,不少人抱怨外观钣金件的做工、内饰材质的廉价、前后排座椅空间等,但这可以被看做是原型车E150的问题延续,车辆0至50公里/小时加速有力转向轻盈,但超过这个速度点后,转向开始变得有些飘,但尚在掌控之中。虽然综合续航里程不足150公里,但是扣除补贴后不足10万元的售价,仍然是吸引车主们选购的重要原因。
上面这几款车型所属的品牌在国产品牌中也是比较厉害的。国产汽车的起步较晚,所以在前期的时候肯定是和其他的汽车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这个差距不是一直有的,国产汽车凭借自身的优势也在一直成长中,以后随着地球***枯竭,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内燃车早晚要退出市场,新能源必然要全面推广,后期的技术水平一定会让广大车主满意的,期待我们国家自主品牌的崛起!

续航、价格无优势,合资纯电车如何撼动自主品牌的地位?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近100%,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国内车市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而在当前国内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是绝对主流。即使是在众多外资与合资品牌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地位仍然无法被轻易撼动。

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续航最好的合资汽车品牌排行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谁更强的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数据对比就显而易见——选择自主品牌的[_a***_]明显多过合资品牌。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合资品牌在这一领域的研发较少,车型选择也不多,而且更有甚者还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而推出了伪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比如那些在原有平台上直接加装电池电机的车型,使得其驾驶体验并不优秀。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同车型中,合资品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价格较贵,配置较低,并且续航里程也不如大多数自主品牌。

如果说,在燃油时代,中国自主品牌整体较弱,但在现目前的新能源电动时代,中国“三电核心”——电池、电机和电控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且世界领先,还有不少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也凭借着自己的先进技术成为了全球这一行业中的领先者,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完全不会输给合资品牌。

虽然可能在整车制造工艺方面,自主的品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和合资品牌还有那么点差距,但这是燃油时代留下的制造环节问题,攻克难度也不大。

在自主品牌疯狂叠配置的情况下,同价位中的自主品牌的比亚迪秦Pro EV500、长安逸动EV460、广汽新能源GE3 530,在性价比上也远胜于合资纯电车型。

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为啥普遍不高?

2019年国产电动汽车主流续航里程为500km,而众多合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低于这个指标。

只有现代的昂希诺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500km,其余一众合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均低于500km。其中大众朗逸/宝来/高尔夫纯电动版综合续航里程仅在270km上下浮动,轩逸、领界等车型续航里程在300-350km之间。如果从续航里程来看,合资电动汽车是不如国产电动汽车的。

理论上电动汽车开发要比燃油汽车更简单一些

想要增加提高续航里程,只需要加大电池容量即可。但是合资车企并没有重视纯电动汽车,即使走早混动汽车前沿的丰田也是如此。不重视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当前燃油车是主流,电动汽车还不成熟。那为什么还要在国内推电动车呢?

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双击分政策,电动车可以赚新能源积分。因此丰田才会干出换标的事,把广汽旗下的纯电动汽车直接拿来使用,赚积分。因此合资车企生产纯电动汽车纯粹属于“随便玩玩”,试水而已。

在双击分背景下,合资车企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大多数都属于“油改电”车型

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因此动力布局与正向研发的纯电动汽车肯定不一样。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没有过多的空间容纳电池组,因此续航里程也是马马虎虎。此外合资车比较重视利润,大容量电池组成本要高一些,利润空间小。

而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不一样的,能量密度高意味着同样体积的电池组容量更大

大多数合资车企仍然再用NCM523、NCM62锂电池组。而国产车大多数已经***用了最新的NCM811锂电池,两者之间能量密度有差异的,大众的电池组能量密度只有100kw/kg,国内主流厂商电池组容量密度已经达到140-160kw/kg。这就是技术储备带来的差异,合资车在没有重视纯电动,想要后发制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丰田选择了拿来主义,直接贴牌成熟的国产纯电动车型,就图个省心。然后自己静下心在慢慢研制开发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一款车研发周期普遍比较长,而锂电池发展则是非常快,容量密度不断提升,一不留神就落伍了!两年前的电池容量密度与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

有人说合资车电动汽车续航短,是因为续航里程比较“实”,没有水分。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解,误认为外国月亮更圆。工信部续航里程测试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并不会针对国产车放水。国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领先,但是也不代表我们“弯道超车”成功,我们造车的技术仍然与合资车存在一定的差距、缩小这个差距是需要时间的。

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方面确实处于两级分化。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 上海大众旗下第一个纯电动汽车朗逸纯电的NEDC工况续航里程为278公里。
  • 师出同门的一汽大众,旗下的高尔夫·纯电和宝来·纯电,续航里程更低,仅有270公里
  • 别克首款纯电动车型VELITE 6,续航里程仅有301公里。
  • 曾在燃油车领域与朗逸“一时瑜亮”的日产轩逸,其纯电车型售价远超朗逸纯电,官方指导价高达24.3万元,但续航里程也只有338公里。

与合资品牌相反,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持续走高,不少自主品牌都将高续航里程作为车型的竞争项目,在宣传广告中往往反复提及,如果一款车型的续航里程远超同级,那一定会成为最显著的卖点之一。

  • 北汽新能源EU7,续航里程为451公里;
  • 吉利在今年推出的纯电动车几何A,共6款车型,分为500公里和410公里两种续航里程;
  • 广汽新能源最新上市的超跑SUV Aion LX,分为5款车型、4种续航里程,最低续航里程为503公里,最高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
  • 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旗下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的纯电动版本,低配版本的续航里程均在400公里以上,高配版本更是普遍达到500公里以上。
  • 理想ONE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号称可以直接从北京开到青岛

合资品牌沉迷低续航究竟为哪般

相关的业内人士,其表示,合资品牌推出低续航里程的纯电动汽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

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达3万辆以上的乘用车企业,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而在2019年公布的《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中,纯电动车的标准车型积分算法改为0.006×R(工况下的续航里程)+0.4,对于续航里程少于150公里的车型,标准车型积分统一为1分,再以标准车型积分乘以相应的电耗调整系数,就是最终的车型积分。

根据计算公式不难发现,续航里程对新能源车积分的影响微乎其微,只要超过了150公里,就能以续航里程计算,获得高于1分的标准车型积分。以一款续航里程为3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为例,其标准车型积分为0.006× 300+0.4=2.2,(根据算法要求,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则该纯电动车标准车型积分为2.2分。随后,再以标准车型积分乘以电耗调整系数,而这个电消耗系数为车型电能消耗目标值除以电能消耗实际值,根据规定,该系数的上限为1.5倍,***设该车型的电耗调整系数达最大值,则车企每生产一款该纯电动汽车,可获得车型积分3.3分。

除此之外,根据最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续航里程超过250公里才能享受补贴。这意味着缓解“双积分”压力的同时,还要拿额外的补贴,250公里的续航里程就是一个分界线,只要超出这个数字,对于车企来说,就是一款合格的纯电动汽车。

不可否认,合资品牌在整体的驾乘品质、产品质量、保值率等方面更有优势,但自主品牌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来也一直由自主品牌占据主导。而在续航里程方面,随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里程焦虑的问题也终将解决,以燃油车为例,谁会担心它加满一箱油能跑多少公里?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消费者应当从整车品质、性价比、用车习惯等多角度选车、购车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40139.html发布于 2024-07-21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