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新能源厂家,电动汽车新能源厂家排名


新能源汽车都有哪些公司?
比亚迪混动和纯电,电池的技术的起步那是非常早,电池电控电机都是自己研发,比亚迪电车出口世界各地,不是盖的
特斯拉主要是纯电,电控是自?己研发,也是特斯拉的强项,电池是松下的,现在和松下共同出资建设一个非常大的电池厂
其他厂家属于追赶或者刚刚起步阶段
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公司有很多,知名度比较高的像比亚迪、特斯拉,其余的有很多传统汽车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些PPT造车企业,简单列出一些供题主参考: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3、上汽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广州汽车集团公分有限公司
5、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几乎各大知名品牌都有混动技术(或车型)。 说的最多的有以下几个品牌: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以上列举的企业基本上可以代表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各家都有不可小觑的技术储备。
你好,从国外来看,要提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型还要属特斯拉了。以科技起家的特斯拉,不同于传统汽车制造公司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改造。特斯拉是从头做起。从底盘,车身,驱动系统,一整套体系都是为纯电动车型研发的。优越的软件系统,vcu mcu bms优化的好,很多保密黑科技。使特斯拉的续航能力,最高车速,加速度,都让其它品牌车型难以望其项背。特斯拉采用松下的18650钴锂电池。能量密度要高于市场上普遍***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仅就驱动系统而言特斯拉目前代表着纯电动车型的最高水准。
国内的纯电动乘用车byd和北汽新能源做的都不错。客车宇通做的很好,当然要感谢联电。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国内byd最开始做,秦,唐,宋。逆天的加速能力,让新能源车型开始被大众熟知。做电池起家的byd自主研发能力强,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数一数二。北汽新能源在国内也是很好的。未来北汽新能源超跑个人比较看好。从1代到7代,慢慢奋斗吧。 增程式电动车宝马i3 i7。丰田。雪弗兰volt。奥迪。燃料电池,丰田在研发。第一批已经交车了。在美国市场认燃料电池。咱中国还没有开始搞。奥迪要出a8电动版。捷豹suv也能插电了。国内的势腾崛起了。都开始从小知豆,***art 的中低端车型走出来了,瞄上了新 能源高端市场这块大肥肉。因为电机启动转矩大。加速能力是内燃机所不能比拟的。未来新能源汽车超跑领域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未来十年谁会是新能源汽车的龙头?
小编觉得,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将会是特斯拉
汽车产业的迭代速度并不快,同时车商发布一辆新车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看似并不多,但其实,很多厂商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发力。
特斯拉
随着美国市场Model3逐渐开始交货,特斯拉在民用电动车领域终于又往前踏进了一步。而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沉淀了10多年了,自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技术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优势。电池方面,特斯拉是市面上唯一一家使用18650 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公司,就电池层面,特斯拉的电池技术还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厂商,同时通过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特斯拉在电池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特斯拉的电机和车身[_a***_]也都属于全球顶尖水准,而最后小编觉得特斯拉尤为出众的是其自动驾驶的技术,其实新能源车未来势必会和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而目前特斯拉仍然在迭代自动驾驶技术,而技术本身是最为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
传统厂商
随着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能源厂商的诞生,我们不禁再问,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汽车厂商究竟在干嘛呢,答案是,他们在默默的发力。小编一直认为整车制造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传统厂商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积累也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奥迪的e-torn,宝马的i系列,奔驰EQ,沃尔沃的40.2等都是目前电动车领域的尖端产品。
小编并不看好互联网企业制造新能源车,因为整车制造的工艺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淀,就连特斯拉也不是一朝一夕造出来的,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的技术沉淀也比我们想象中的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仍然会是这两类玩家。
前来抢答,观点如下:
1、趋势上,新能源汽车乃过渡性产品,未来汽车变革的热门在车载系统和围绕车载系统的生态。比如特斯拉的Version、百度apollo,苹果和谷歌的研发重点也在此。
好比IOS承载的系统是iphone的灵魂,而非苹果上的一块电池。
因而,未来10年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疑惑,只会有谁是新能源智能汽车龙头的疑问?
2、新能源汽车在经营效果也并不理想,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不高。比如下图为比亚迪历年(按每半年数据设置)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年度毛利20%,净资产收益率12%(还有补贴)。新能源汽车如此的经营能力无法经受智能汽车冲击的。
最简单的逻辑,车载系统所带来的是极高的用户体验和极低的边际成本,是电池和整车生产无法比拟的。
3、未来10年,汽车领域无论能源还是系统,都将有极大的革新。如果目光定在国内几家如比亚迪,宇通、北汽这样的企业,风险较大。 个人对这类企业的前景感觉比较悲观,相反,BAT、华为(建议关注BAH联手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以及蔚来等注重软硬件整体发展的企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崛起机会,成为国内龙头。 国外企业中,tesla、appl、gool或许会是国际上的龙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39615.html发布于 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