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之家评测brz,汽车之家评测中心


究竟到什么程度才叫懂车?懂车的人都买了什么车?
先分清楚“懂”和“专业”的概念。
有答主说什么发动机的作功方式、双离合的机理云云 ....但这些东西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发动机无非就是动力、油耗;外形就是审美;地盘***就是舒适度....,车主们哪有时间去了解那么多“所以然”?至于表现出来的东西,谁好谁坏,对比下来不就一目了然?----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吧?
迄今为止,各家品牌的参数、配置,上网搜一样就一目了然。所以,正常情况下,作为车主只要会横向对比便可以称得上“懂”;至于更专业的东西,诸如如何修车之类的问题...如果不是相关行业从业者,就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比如,奥迪A4L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大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多了分层燃烧、AVS可变气门正时升程系统等等-----这些东西你知道固然好,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同价位拉对比,看看同排量的谁更节油、动力更好不就可以了?
究竟到什么程度才叫懂车?小编觉得,真正懂车的人,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1、干过销售:懂车的人,一般都应该像小编一样,是从4S店销售过渡来的。因为只有4S店的销售,才会熟知各系车的性能参数,也更知道各系车在车主、准车主中的口碑;
真正懂车的人,应该干过销售!猜猜小编是哪个?!
2、懂得修车:真正懂车的人,应该像小编一样,必须懂得修车或者从事修车,这样才会知道各个车系的薄弱环节!小编觉得:没有经过汽车维修店“洗礼”的人,是不能叫懂车的!
真正懂车的人,应该懂得修车!猜猜小编是哪个?!
3、口才不错:真正懂车的,不应该是“闷葫芦”,而是一个既懂车,又会去品评车的人!一个人,即使心里有多大的学问,如果“倒”不出来,永远谈不上“懂”这个字!
真正懂车的人,应该口才不错!不用找了,小编就在这里!
你认识的最懂车的人都买了啥车?
小编职业所处的圈子就是汽车圈,这个圈内的懂车大神非常之多,而我发现越是懂车的人买的车越不主流,小众似乎是他们选择一台汽车的第一诉求。以下便是小编几个非常懂车的朋友购买的车型;
1、国内某著名漂移车手——某岳
他号称是世界上“最短”的男人,创造了最小距离内的飘移入微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更让人感到敬畏的是它驾驶着自己那台天津牌照的路虎卫士穿越南美。路虎卫士是小编认为的、路虎品牌历史上的最美的车型,没有之一。而在国内路虎卫士的保有量真的是凤毛麟角,每次偶遇都要驻足良久。
2、国内著名汽车KOL——某群
我本人是一个车迷。从事修理厂的工作也有几年时间了。对车也是蛮了解的。对车的认识,我觉得什么程度才叫做懂车呢?如果按照传统的车辆来说懂车就是懂三大件,发动机,波箱,底盘。就现代的汽车来说呢?纯电动的车就没有这三大件的问题。买车主要还是看你买车的最多用途是什么?
如果你只是上下班,车用的比较少。现在市面上的车都差不多开个几万公里,应该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在选择方面,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只要你喜欢它的外观,内饰应该都不是很大的问题。几年,几万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毛病。
如果你是用来营运的车辆,目前来说综合还是日本车比较经济省油,故障率低。用起来比较省心。
至于纯电动的车,暂时还是不建议购买。因为贬值率太大了。几年时间电池的损耗也太大了。开个几年之后想转手就很难了。因为基本卖不出去。
这是个人的关点。
美国人、日本人就懂车吗?不懂!起初谁都不懂车,但是他们从小就接触汽车、驾驶汽车,所以当他们成长到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已经驾驶过很多汽车了,而我们才刚刚购买人生的第一辆汽车,相比之下我们就不懂车了。只有当你真的驾驶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后程乏力、什么叫涡轮迟滞、什么叫起步动力不足等,
我们不了解马自达5这种高转速发动机车辆的驾驶感受,因为我们只在乎最大功率最大扭。
我们不了解宝马后轮驱动和奥迪四轮驱动的区别,因为这两个品牌豪华,在我们看来没区别。
我们不了解轩逸采用无级变速器对家用做了哪些改变,因为们只知道轩逸省油,买的人多。
我们不了解Golf 这种底盘***偏运动轿车的驾驶感受,因为我们只知道大众,大众的车。
我们不了解哈弗H6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其名,因为这个车大而且还是SUV。
我们不知道这么多汽车里面哪些适合我们,哪些是我们应该看重的,哪些是不应该看重的。
所以个人认为,消费者可以凭借自己对车的了解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而不被厂商和网上的键盘车神们的忽悠,这就是懂车。
斯巴鲁的[_a***_]是不是大幅下滑了?
题主这句“东瀛保时捷又怎样”?当真是切中了要害,况且它还不是“保时捷”,并不是***用了“水平对置”就是保时捷了,“被誉为”终究是“被誉为”,它只是“斯巴鲁”。
本人是看“头文字D”长大的,只喜欢两款车“EVO”与“WRX STI”,喜欢的撕心裂肺,无数的夜里泡在这两款车的“之家论坛”里幻想、意淫,梦想终有一天可以拥有,06年—13年我就这么在幻想中度过,幻想到EVO停产,幻想到“沈阳庞大”最后一辆库存WRX STI要价45万我却依然买不起。。。
突然发现回忆容易把气氛变的伤感,而事实上导致“斯巴鲁”销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就一个“贵”,可能总有朋友会说“懂斯巴鲁的就不会舍不得那几个钱”,的确“斯巴鲁”固然有它强大的一面,但这不是它贵的原因,消费者更没必要为“车本身性能”之外的原因去买单,中国汽车市场几十年了,消费者们变的越发的理性。回想斯巴鲁进入我国已经快15年了,销量一直徘徊在5-6万辆左右,当集万千宠爱于一体的XV上市,全球销量平均上升15%,而在中国市场销量却下跌25%,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了“斯巴鲁”在华15年越来越不适合国人口味了。
上文中提到了斯巴鲁的“贵”,这是万恶之源,经历了15年在中国发展历程的斯巴鲁居然只有三家经销商,庞大占有80%的销量(另两家一家上海的、一家广东的),几年前一度传出“斯巴鲁”要在国内建厂的消息,当然因为一些法律,斯巴鲁只能与庞大建厂合资,可快5年了,这个合资厂也没建出来,而目前的斯巴鲁销量不好的主要原因在于。。
1.营销方面:永远在宣传“水平对置”、“全时四驱”、“安全性”,这的确是斯巴鲁的三大利器,可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这个“水平对置”,有人说这个技术“重心低”,可我们日常驾驶代步这个“水平对置”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跑们哪个也没用水平对置,难道它们比不上保时捷?而对于“全时四驱”来说,首先大部分“消费者”搞不懂什么叫“分时”、“适时”以及“全时”,在大部分眼里只有简单的“四驱”,而不是去具体分类。这样斯巴鲁的全时优势自然就没了,又便宜的“适时”谁买你的全时呢,有人说“全时四驱”更适合冰雪路面开,可我亲眼看过G500在冰面上打转3圈半,而我开自己的后驱车在冰雪天从未出过问题,为什么?因为我怕死,我开的慢。还有朋友说,全时四驱高速过弯稳定,好吧在当今的一二线城市您想用多高的速度过弯?速度高到前驱、后驱都控制不住的状态,首先您已经超速了。。最后再说说安全,这个最简单,国人开车连“安全带”都懒得带,斯巴鲁和他们宣传“安全性”?算了吧。
2.经销商:经销商少,营销网点少,导致价格虚高,庞大一家占80%的斯巴鲁业务,一家独大价格必然高,因为没有对手、没有竞争。同时由于“保有量”小,外加“行销网点”少导致了很多维修更换的配件供应不足,曾经经常听到斯巴鲁的车主抱怨换个灯组居然等了2个半月,就是游也游过来了,中日海峡才多远?
3.“品牌价格”与“品牌价值”不符:我们可以拿当年的“翼豹”对比,这个车系分三款“翼豹”、“翼豹WRX”、“WRX STI”,而入门版的翼豹居然要23万起,好吧同样咱们看看“思域”系列“思域”、“思域SI”、“思域TYPE R”,当然TYPE R价格与WRX STI价格一样50多个(远高于国际售价),但是入门版的思域十几万就可以买到手了呀,这样一比较“斯巴鲁”的任何车系价格都远高于“同级别”其它品牌售价,无论哪款车只要是斯巴鲁入门就要22万+,看看“卡迪拉克”与“英菲尼迪”在干什么,身为“边缘豪牌”人俩纷纷拉低售价,大搞“错位营销”用“低价位”换“市场保有量”,而“斯巴鲁”只是一个“边缘化的普通品牌”凭什么卖的那么贵?就连BRZ都要比GT86贵出两万。。无语😓,不要再说什么懂不懂之类的话了。。。胎幼稚。
4.全进口无合资:之前也提到了,在中国15年居然连一个合资厂都没建立起来,进口车质量好,但是进口车的价格也高,外加斯巴鲁的一些保养政策,比如只换不修,换就需要时间,并提高成本,这些都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
以上就是“斯巴鲁”进入中国15年走过的路,确切的说“不是寻常路”,但通过销量来判断,这条路确实已经走歪了,其实很简单将那款“2T的森林人”落地价降至30万以内(含30万),立刻就会抢购一空。(这是我美好的愿望,恰好有个兄弟准备提森林人呢)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懂得”根本不会关注“斯巴鲁”,而对于“懂的”来说,斯巴鲁更多的是情怀,情怀总是那么美好令人回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24577.html发布于 2024-05-19